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西昌位于川西高原(海拔1500米~2500米)的安宁河平原(四川第二大平原)腹地,东经101°46′~102°25′、北纬27°32′~28°10′。南北最长约20公里,东西最宽约43公里,幅员面积265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西昌市全境海拔在1500米以上。地形以中山为主,占全市总面积的78.9%,高山、低山分别占1.1%和3.4%;河谷平坝面积占16.4%,是四川省第二大河谷平原。山地分布在安宁河东西两侧:西部牦牛山,是市境内山地的主体,占全市总面积的一半,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构成安宁河与雅砻江的分水岭。其北段许多山峰海拔超过3500米,向南逐渐降低。整个山体,大部分界于2000—3000米之间;安宁河东侧属螺髻山山脉,其北段主脊线在喜德县境,南段主脊线在西昌与普格的分界线上。
气候条件
西昌属于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区,素有小“春城”之称,蕴藏着丰富的气候资源,具有冬暖夏凉、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热资源丰富等特点。白天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自然资源
生长在林间林下野生植物的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共有233科、532属、2000余种。其中有国家第一批保护珍稀植物30余种,如攀枝花苏铁、棕背杜鹃、西康玉兰等等,尤以中草药材和野生食用蕈具有特色。
野生中药材
据1984年普查,共有58科、116属、117种(植物药52科、108届,动物药8科、8属),总蕴藏量为6197.61公担。其中除防风、党参、茯苓为大宗产品外尚有天麻、黄连、穿心莲、贝母、灵芝等等,还有未上省标药典而有较大开发利用前途的,蕴藏量约500公担。
野生食用蕈
1985年调查,共有野生蕈类141种,其中可食蕈84种,为沿山居民夏秋的蔬菜,鸡棕、牛肝蕈、香菇、黑木耳等均为上市土特产品。琅环沟和螺髻山下部还产松茸。
此外,还有油料植物36科64种,芳香植物18科29种,淀粉植物31科67种,纤维植物19科36种,单宁植物29科64种,色素植物6科14种,野生观赏植物8科66种,野果21科72种,野菜33科53种,珍稀植物12科34种,其它植物10科24种。
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年末户籍总人口为66.84万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33.79万人,占总人口的50.6%。少数民族人口16.5万人,占总人口的24.7%。
2017年年末常住总人口为77.72万人,城镇化率为58.92%。
民族
西昌有汉族、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交通
交通设施继续改善,交通运输稳步发展。辖区拥有道路1893.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1公里,国道176公里,省道120.5公里,县道56.3公里,乡道188.6公里,专用道路23.9公里。
航空
西昌青山机场是攀西地区的航空港,是中国西南跑道最长的大型全天候机场。
铁路
成昆铁路在此设立西昌站,建设中的成昆铁路复线在此设立西昌西站。
西昌是成昆铁路线上的一个大站,有多对火车可直达北京、西安、昆明、成都、重庆、攀枝花等省内外大城市。成都-西昌的朝发夕至的列车最适合旅游者,车程10小时左右。开通了西昌-昆明的K673/4次直通旅客列车。另外西昌还开通了西昌-成都的K9482/1次列车、K9440/1次列车、K9471/2次列车,遇节假日都会增开客车。从市内到西昌火车站,可以乘坐公交6路、11路、12路、16路到达。而火车南站则在塑像乘坐25路公交车直达火车南站。此外,西昌至昭通的铁路已经列入省网规划,正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西昌至丽江、香格里拉的铁路也已经入考察研究阶段。成昆铁路复线于2009年开工,将新建客运专线,今后,从西昌到达成都和昆明的时间均不超过3小时,交通的改善将大大加强与全国各地的联系。同时西昌和宜宾两市着力争取十二五开工宜西铁路,加强川南与攀西地区的人员物资交流。
公路
雅西高速公路、西攀高速公路均已建成通车。
规划中的西香高速公路和西昭高速公路将在此通过。
滇公路(即国道108线)以西昌为纽带,途经成都、石棉、西昌、攀枝花、昆明,把南北连接成一体。西昌汽车站每天有班车发往省内外和周边景区,到泸沽湖、会理、米易等地都有公路客运班车前往,价格在20元-80元/人。西昌高速公路已经运营的为泸(沽)黄(联关)段,攀(枝花)西(昌)高速公路已于2008年下半年通车。2012年4月28日雅(安)西(昌)高速建成通车,将成都至西昌的自驾车旅游时间大大缩短为5小时左右。京昆高速四川段全线贯通。此外,西昌至云南昭通的高速公路也正在筹划修建当中。
社会
教育事业
学校(机构)数 ,2017-2018学年度,全市辖区内现有小学116所(其中民办6所),小学教学点30个,普通中学36所(其中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8所,初级中学14所(其中民办1所),九年制学校12所(其中民办5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1所,初级中学附设高中班1个),特殊教育学校1所,工读学校1所,幼儿园147所(其中民办127所),中等职业学校6所。
专任教师,学前教育1982人,小学3313人,普通中学4405人,特殊教育20人,工读学校25人,中等职业学校730人。
在校学生,小学81788人,初中35002人,普通高中19842人,特殊教育127人,幼儿园34189人,中等职业学校13537人。
高等教育,西昌学院是我市辖区内的一所综合高等院校,年末在校学生16898人,增长4.5%,专任教师795人;西昌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国家教育部备案,凉山州人民政府自主建立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校园占地338亩、建筑面积20.6万平方米。
科技事业
西昌市有专业技术人员(不包括未参加市职改办年度考核的人数)8304人,其中具有高级技术职称683人,中级技术职称3095人,初级技术职称4526人。
文化事业
西昌艺术表演团130个,剧团1个,文化艺术馆2个,博物馆3个,图书馆2个,共有藏书34万册,广播覆盖率达100%,电视覆盖率98%,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送文化下乡活动,整顿了文化市场,净化了城乡文化环境。
医疗事业
基础卫生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全市共有医院、卫生院65个,医院、卫生院床位数5979张,全市卫生技术人员7415人,其中医生1738人。全市共有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个,卫生防疫人员数301人。妇幼保健机构2个,卫生技术人员332人。全市37个乡镇共有乡镇卫生院36个,床位525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633人;乡村医生448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加强,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到2017年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55269人,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36000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0544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9862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513人,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31046人。
人民生活
2017年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1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025元,同比增长8.5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3元,同比增长9.28%。
全部非私营城镇地域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66991元,同比下降0.61%。
城镇就业状况进一步改善,2017年登记失业率为3.6%。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大力实施经营城市战略,全面推进城市建设步伐。2017年末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4.34平方公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68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8.36%,建成区绿地率37.89%。自来水综合生产能力16.8万立方米/日,供水总量5050万立方米,用水人口42万人。
环境空气质量:2017年西昌市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3.18,全市5个监测点的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范围是2.69(西昌市政府片区)~3.68(长安片区)。
地表水环境质量:西昌市东河和西河上游断面全年达到Ⅱ类水质,海河上游达到Ⅲ类水质;东河下游6月开始明显好转,能达到Ⅱ类水质标准,但年均值为Ⅳ类水体;西河下游和海河下游均为劣Ⅴ类水体。邛海入湖河流鹅掌河、小青河监测断面均达到Ⅱ类水域标准要求,官坝河监测断面符合Ⅲ类水域标准要求。
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监测情况:2017年西昌市共监测2个(邛海、西河关坝堰)在用和1个备用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均为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达标率为100%。
声环境质量:西昌市区域声环境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53.8分贝,道路交通噪声昼间平均等效声级为67.2分贝。达标率均为100%。
旅游景点
螺髻山旅游风景区
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区。位于西昌城南5公里,濒临邛海、拔地而起的泸山,海拔2317米,以“半壁撑霄汉,宁城列画屏”的气势与邛海构成川西南一大景区之一,被誉为“川南胜境”,亦被誉为“蓬莱遗胜”。
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7公里,卧于泸山东北麓,山光云影,一碧千顷,邛海水质清澈透明,面积约31平方公里。湖畔现有邛海公园、邛海宾馆、月色风情小镇、观海湾—天下第一缸、青龙寺、月亮湾和新沙滩景观、莲池、阳光度假村、萝莎玫瑰园、老海亭遗址、核桃村观赏园和省体委水上运动学校等精品景点。
螺髻山
距西昌城30公里,地跨西昌、德昌、普格二县一市,主峰海拔4359米,南北绵延100公里,因山形似螺髻而得名。
城市荣誉
国家森林城市(2010年)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
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2007年)
首批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的地方”(2008年)
中国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2009年)
全球网民推荐的中国旅游城市(2010年)
中国最美的五大养生栖息地(2011年)
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2012年)
四川油橄榄之乡(2013年)
全球网民推举为“最中国生态城市”(2013年)
第四届四川省文明示范城市
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017年)
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县市(2019年)
中国西部百强县市(2019年)
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2019年)
综合竞争力全国百强县(市)(2019年)
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单位(2019年)
2019年度四川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先进县(市、区)(2020年)
2020全囯传播热度百强市(县级)
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2020年)
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
2020年5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县榜”。
2020年6月,被评为四川省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20年8月,入选“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2020年9月22日,入选“2020中国西部百强县市”。
》》》 西昌市的风景介绍